找到相关内容9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百丈清规》与中国佛教僧团的管理创新

    汤用彤认为此经系"取《曼殊千臂》、《优婆塞戒》等,参以私意,加以改造。北土所以出此经,当因提倡大乘戒之故。"(参见汤著《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》第595页。)一说为姚秦弘始八年(西纪406年)为鸠摩罗什...

    王永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1649636.html
  • 空与太极--略论明代蕅益大师所著《周易禅解》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 p288   《法华会义》、《法华纶贯》、《斋经科注》、《梵网合注》、《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笺要》、《羯磨文释》、《戒本经笺要》、《...

    游祥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0351876.html
  • 律宗初探

    善根成熟,佛陀为他传授三皈五戒清净妙法,是为优婆塞戒的第一信徒。另有一说迦尸罗城,有一位俱犁长者,来到佛所,佛为传授三皈五戒为第一个优婆塞弟子。又一次有一位俱迦梨长者,请佛和六位弟子午斋供养,耶舍的...梵网经》求菩萨戒法。菩萨戒法有十重四十八轻。这才是如律仪合法规的行径。  但是依靠《优婆塞戒经受戒品》所说:对在家二众所传授的菩萨戒,只是六重二十八轻。这是按二部经所指示二种不同的戒品差别的规定。我们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0552881.html
  • 三教平心论

    为出家者说菩萨戒。则曰离非梵行。为在家者说优婆塞戒。则曰离邪淫。离非梵行者永断淫欲也。离邪淫者不犯他人妻女也。般若经曰。菩萨断欲出家修行梵行能得菩提。楞严经曰。淫心不除尘不可出。若不断淫修禅定者。如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83155866.html
  • 论中国佛教无“十宗”

    优婆塞戒、无量寿、首楞严、遗教、弥勒下生等亦皆近十遍,黑白弟子三千余人。开章命句,锋辩纵横。”宝亮讲经次数之多,或有夸大,但足见刘宋后僧人的风气。同时梁武帝亦自讲经,又敕撰《涅槃集注》,有七十一卷,所集注...

    汤用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90756566.html
  • 密宗行者需要懂得的几个大问题

    。要解脱起码要进入小乘修持。要进一步使自己的业得到改良,多做好事,不干坏事,就要出离守戒。对不同的修行人,有不同的戒律,如八关斋戒、沙弥戒或沙弥尼戒、比丘戒或比丘尼戒;优婆塞戒或优婆夷戒等。在修到菩萨...

    乌金多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1959601.html
  • 试谈藏族成文习惯法规的历史渊源与藏传佛教戒律之间的内在关系

    五戒”,指五种制戒。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。即:(1)杀生,(2)偷盗(不与取), (3)邪淫(非梵行),(4)妄语(虚诳语),(5)饮酒。又作优婆塞五戒、优婆塞戒。在小乘经量部中,受三归依即...

    索南才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0161820.html
  • 净影寺慧远的判教学说

    诸经部别,宗趣亦异。......如彼《发菩  提心经》等发心为宗,《温室经》等以施为宗,《清  净毘尼》、《优婆塞戒》如是等经以戒为宗,《华严  》、《法华》、《无量义》等三昧为宗,《般若经》  等以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5373963.html
  • 佛学问答--持 戒

    偿甲夙生淫债,果如此说,当然是前一生乙曾向甲行淫。试问前一生乙淫甲时,甲是否亦是偿乙前二生之淫债?若谓非是,发此论者,便自矛盾。若谓是偿,一直推上去,其初淫人者,是何因缘耶? 问:受菩萨优婆塞戒或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013382690.html
  • 譬喻----佛教的善巧与美妙

    酪为定圣行,生酥为四谛慧圣行,熟酥为二谛慧圣行,醍醐为一实谛慧圣行。   (四)显示三乘断惑修行深浅不同之譬喻。优婆塞戒经卷一以兔、马、象等三兽渡河之情形比喻声闻、缘觉、菩萨等三乘断惑修行之深浅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2285031.html